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神经末梢”,却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的关键一环。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学龄人口数量向东部城镇流动趋势的加大,西部乡村学校办学规模呈现“小型化”。
在调研中,商榻小学校长不无担忧:“办学112年的商榻小学,学生多的时候有2000多人,坐满整整3栋教学楼;但现在全校仅有100多名学生,每个年级只开一个班,办学规模越来越小。”金泽小学、蒸淀小学、唯实希望小学、淀山湖小学的情况也差不多:生源减少、教师结构性失调、教研活动难以充分开展、专职教师需要持续加强等。
在专题研究学校共性难题后,我在想,突破小规模办学制约,教育局的“应为”与“可为”空间在哪里?如果能研制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指导6所小规模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探索小班化教育教学新模式、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项目或品牌等,何愁家门口办不成好学校?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关注显示出党和国家已经注意到成人教育中发展的瓶颈,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在现场调研中,好几个成校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管理机制不活、办学经费不足、师资队伍老龄化、办学规模小微化等共性问题。这些问题我事先也有所预料,但校长们的758建议令我颇为惊喜。比如,社区教育姓“社”,社区是落脚点,从“摇篮到拐杖”都是服务对象。成校的课程设置要多做有趣的“小蛋糕”,不做千篇一律的“大蛋糕”。当前要着眼老年人教育,打通社区教育服务“最后一公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下阶段,针对成校的发展,我们已启动成人学校改革方案,进一步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协调整合区域内各类优质社会公共资源,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提供更多样、更适用、更专业的教育品牌项目,打造“一校一品”,甚至“一校多品”,为各类群体提供菜单式、个性化培训服务。
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强基础教育的外引与内培。一方面,持续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先后引进世外、协和、平和、兰生等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与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教育学会、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附属学校。但具体怎么进行共建?在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东门小学,我与学校负责人一起探讨,要整合并用好优质资源,加强合作,从而为师生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构建大学与校园间的畅通渠道,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目前已经推出第一批涉及组织保障、人员交流、文化融合、特色课程和学术支持等5个领域的10个合作项目。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内部本土学校品牌孵育,我的想法是,每一个新开办学校都要做到高起点办学,每一个“老品牌”学校都要不断焕发新活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质教育的需求。在青浦高级中学,我提出要抓住百年校庆的契机,坚守老传统,明确新目标,擦亮老品牌,注入新活力,坚持以创新突破发展瓶颈,释放发展活力,在“老字号”上做文章,在“新发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学校奋力书写由“老学校”发展为“名学校”的崭新篇章。
走下去,把工作沉到一线;迎上去,直面难点堵点。下沉管理重心,前移工作关口,持续一线调研,不断发现学校发展真问题;通过现场调度,逐步解决教育治理真困难,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